开栏语:随着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深入开展,全省茶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和战略机遇期。在此过程中,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品牌知名度待加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愈发凸显。
知不足而后进,望山远而力行。为把症结分析透,在破解矛盾中进一步推动粤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南方农村报、南方+茶业频道记者深入广东重点茶产区走访调研,即日起推出“问策粤茶”系列报道,从市场、品牌、科技、产业、文化多维度解读,敬请垂注。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热词。
放之于茶,此力从何而来?沿着产业链看,环环事关科技。苗圃里,茶苗蓬勃生长,觅良机化身种业“芯片”;高山上,古茶树有了“身份证”,精细管理守牢“基因库”;茶园间、茶厂中,智能设备一键开启,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
把脉问诊寻良策,粤茶发展之“新”在以新品种推动产业提质、以新模式保护古树名木、以新技术贯通链条升级。
一问良种:
下一个“英红九号”是什么?
“英红九号”是红茶产品名,也是茶树品种名。来自英德市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市茶园面积17.7万亩,茶树品种近80%为英红九号,面积约14万亩。根据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英德红茶品牌价值由2010年6.62亿元增长至2023年43.29亿元,13年间翻了近5.54倍。
清远英德2024年春茶开采。英德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一组组数据可窥见,英德红茶早已脱胎于“品种复制”旧路,以英红九号为锚,写实了“一个品种支撑一个产业”的佳话。但距离品种“诞辰”已然过去60余年,谁将接任?辉煌又可否重演?
“从品种选育到带动产业,需要时间沉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下称“省茶叶所”)所长唐劲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以选育工作为例,培育一个茶叶新品种至少需要18至25年。”她告诉记者,“英红九号被认定为省级良种,期间就花费了20多年。大家所说的产业‘一炮而红’,更多是厚积薄发,也是天时地利人和。”
育新种、推良种是产业兴旺的基石。来自省茶叶所的数据显示,全省无性系茶树良种贡献及科技贡献率均超80%,现已育有11个国家级茶树良种、10个省级茶树良种,成绩斐然。
然而,亮眼表现的背后仍有不少忧虑。
梅州是广东最大的茶叶种植基地,2023年茶园面积约35.41万亩,占全省的20.76%。据梅州市农林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数据,梅州茶树品种以岭头单丛、凤凰单丛、本地群体种、梅占、金萱为主,本地群体种占比超1/6,并无本地特色的主栽良种。
梅州市各县(市、区)主要茶树品种结构。
其实,梅州并非孤例。记者搜索发现,揭阳炒茶常用本地群体种制作,后引进大叶绿、梅占、水仙、黄旦、白叶单丛等外来品种;河源紫金全县近80%为金萱,是台湾省茶叶改良场培育的品种;汕尾海丰、陆河主栽品种为黄旦、梅占、金萱、白叶单丛、大乌叶单丛、黄金叶单丛等,亦为外来品种。
观一隅而知全貌。如今,群体种数量多、当家品种缺位等问题,正成为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拦路虎”。
针对群体种数量多的情况,唐劲驰认为需辩证看待。她表示,地方群体种具有区域特色,是各地茶产业发展的重要茶树品种,但因性状丰富,在不同环境、气候等条件种植,形成的香气滋味等特征并不稳定,一定程度会影响产量规模的扩张。
另一方面,在广东茶树良种“英雄谱”上,不少产区仍缺少本地特色的当家品种。对此,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梅宇认为:“提升茶园稳定生产能力,需要落实茶叶适区适种、适区适制,根据茶园更新需求推广茶树新品种。”
实际上,广东近年并不乏创新良种,但要使之成为当家品种还需久久为攻。2023年,湛江廉江与省茶叶所签订转让协议引进粤茗6号,进一步壮大“红乌龙”特色品牌。广东茗皇茶业有限公司是引进企业之一,负责人李丹告诉记者:“粤茗6号主要还处于育苗试验阶段,种植了大概10亩左右。”
下一个“英红九号”会是什么?答案或许并不重要,破题之举在如何挖掘本土资源、培育特色品种。
仁化白毛茶。
以韶关为例,丹霞1号从白毛茶野生群体自然变异株中选育而成,如今已是仁化县种植面积最大的茶树品种之一,近年更是有了出圈的迹象。“我们在2023年引种了50多亩丹霞1号、2号。”珠江源生态茶场位于翁源,负责人程伟鑫表示,以往多从仁化收购茶青再运至车间加工,如今瞄准“韶关白茶”发展方向决定自行种植。
2023年11月,韶关印发《关于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2024-2033年)》,强调发挥茶树原种优势,狠抓茶树品种选育和推广,计划到2025年,韶关茶树种苗繁育基地累计实现年育苗能力达1.6亿株,保障全市白毛茶良种率达96%以上。
“选育良种时,我们会配套提供栽培技术、加工技术,使该品种富有地方特色,进而推动其成为支撑当地产业的主导品种。”在唐劲驰看来,只有政府、科研单位、茶企茶农等通力协作、互相认可,才可能出现更多的“英红九号”。据介绍,省茶叶所未来将立足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茶树活体“基因库”,进一步研究高香型、特异功能型的茶树良种,优化全省茶树品种结构。
二问古树:
绿色资源如何生生不息?
“古茶树是未来茶业发展的重要种质资源库。”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与生态岗位科学家、省茶叶所研究员黎健龙表示。换句话说,下一个“英红九号”极有可能从古茶树中诞生。
什么是古茶树?根据《潮州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古茶树指行政区域内树龄在100年以上的茶树,包括野生型茶树、过渡型茶树、栽培型茶树。3月中旬,罗坑镇人民政府发布通告,界定古茶树为行政区域内树龄100年以上的原生地天然生长和栽培型茶树。在业内,古茶树也多包含“深山”“野生”“树龄至少100年”等关键词。
在清远连南,“丹桂茶王”古茶树的树龄超500年。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古茶树资源丰富,在潮州、韶关、清远、汕尾、江门等地均有群落遗存。其中,潮州现存百年以上古茶树约1.5万株,两百年以上古茶树4600多株;地处粤北韶关,曲江罗坑全境百年以上古茶树约3.4万株,千年以上古茶树约2200株。
而论古茶树保护之难,首当其冲正是分布广而散。
“这些古茶树都藏在深山里,需要熟悉的人才能找到,而且都很神秘的,可能也是担心别人去采摘。”汕尾汕尾市雄鹰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智雄告诉记者。无独有偶,曲江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瑶胞会协商划定片区进深山采茶,每条村负责管理一个片区或者几个山头,一般人进去了也找不到路,更找不到古茶树。”
当前,为解决古茶树资源分散、难整合等问题,广东各地正设法全面摸清古茶树“家底”,通过划定保护范围、设置保护标志等手段,形成资源图谱。根据公开资料,潮州对古茶树资源实施挂牌管理,韶关计划在2024年完成古茶树资源普查。
潮州古茶树上挂着“身份证”。纪金娜 摄
纵观全省古茶树保护进程,不少产区仍停留在普查阶段,但摸清“家底”实则仅为第一步。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教授张凌云认为,古茶树保护需要挖掘优秀资源,“尽管有的茶树足够老,但并不是所有都是品质优秀,应该加强调研,从资源库中挖掘表现优秀的古茶树,进一步扩大繁殖、推广应用。”
随着近年“古树茶热”兴起,价格更是水涨船高。在曲江罗坑,高山古茶树制成的“杏仁香”售价达1.2万元/斤;在汕尾海丰,由古茶树制成的莲花山茶卖到了2000-5000元/斤不等。
但高收益驱动下,由“活化石”衍生的问题却日益突出,如保护意识淡薄、只采不管、病虫为害加重、管理粗放等。“天生天养,不需要成本还能采茶青,这难道不是高性价比的事情吗?”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有些地方甚至随意砍掉古茶树,更别谈保护了。”
专家团队对古茶树实施保护措施。
对此,唐劲驰认为提高意识、科学管护至关重要。她解释:“古茶树树龄较大,吸收营养速度相对缓慢,这也意味着管理要更精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她强调古茶树的开发利用不该停留在增产层面,而是“维持生命力,为产业带来长远可观的收益”。
在潮州,植于凤凰大庵古茶树茶园的“大庵宋种”,树龄约600年,是当地冠幅最大、单株采摘产量最高的古茶树,也是现存最古老的单丛茶树。五年前,该茶树曾遭遇了一次重创。“受到霜冻影响,当年直接减产3斤左右,此后每年产量只有8至9斤。”为尽快抢救古茶树,茶农黄宝国主动找到农业部门寻求帮助。
“收到情况后,我们立即组织专家到现场,为古茶树量身定制了一套方案。第一是做了土壤改良,施用有机肥;第二是教他们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潮州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如今茶树长势逐渐恢复,受天气影响,今年产量为10斤左右。
2024年“大庵宋种”开采。
喜讯传来的同时,紧迫感犹存。
究竟如何让古茶树枝繁叶茂?潮州以地方立法保护古茶树,率先勾勒了一幅系统“施工图”,在保障茶农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前提下,为茶农栽培和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并界定了各方义务和责任。
除了立法规范,黎健龙还有更多的期待。“保护管理不到位、树龄偏大,或者受到病虫灾害等影响,将造成古茶树减产、衰退甚至死亡。”他建议,落实古茶树保护生态管理试点应用与示范,涵盖病虫害标准化防控技术推广、栽培关键技术培训示范推广等内容。
三问智造:
产业数字转型路在何方?
“今年采茶工难招啊!”“说到采茶工招募,头都大了。”“去年年底开始对接,晚了就没有档期了。”不少广东茶企透露,近几年春茶季招工情况紧张,用人缺口和成本都在不断加大。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茶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显示,全国采茶工日均工资比增5%-10%,生产成本逐年走高。
江门开平茶农采收春茶。
根据记者走访情况,采茶工薪酬大致分成两类情况计算。若按日薪结算,每人成本在120-220元不等,招工方承担午饭和往返车辆或吃住全包;若按茶青价结算,以各产区收购要求为准,如今年仁化白毛茶芽头收购价约65元/斤,制成毛茶至少需要325元/斤。
除了采茶成本加重,采茶工老龄化也日趋严重。“基本是70后、80后,没几个年轻人。等她们老了,都不知道谁能采茶了。”韶关某茶企负责人笑称,采茶工早已不是“姑娘”而是“奶奶”了。
面对采茶窘境,广东该如何破局?
“推行机械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同样也迫在眉睫。”唐劲驰介绍,目前广东已有单片机、双片机等割头式采茶机器落地应用,工作效率相当于人工采茶的七八倍,“但瓶颈在于需要完备的农艺措施配套使用,这样才有可能应用在名优茶上。”梅宇同样表示,推广农业机械化时,农机与农艺应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机械化的前提是标准化的茶园建设与种植管理”。
实际上,采茶仅为其中缩影。随着农业现代化推进,广东各地数字化设备不断涌现,“智慧天眼”24小时站岗、手机APP掌控水肥一体化、轨道运输茶青、各式单体机制茶设备、全自动连续生产线等应有尽有,遍布全省各茶产区,为产业提质增效。
广东构建智慧茶园。
然而,在茶产业数字转型路上,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
广东茶区大多属于丘陵,推广茶园机械化、智能化需进行相应的宜机化改造,如机耕路、台地、索道运输及行走底盘等,同时也意味着需要耗费资金,但并非所有茶园都具备改造条件。
在张凌云看来,河源、梅州、韶关、潮州等种植在缓坡或平地的茶园适合推广机械化,但陡坡山地、老树茶园则反之。潮州农业农村局也证实了这一说法。据介绍,潮州有两大重要茶产区,潮安区凤凰镇多为高山茶园、老树茶园,目前以人工采茶为主;而饶平县浮滨镇多为中低山茶园,已基本覆盖机械化采茶。
2024年梅州春茶加工制作中。高讯 摄
茶叶加工亦是如此。“制茶流程都有相应的机器代替,比如摇青机、滚筒杀青机、揉捻机等等。但你说全自动生产线,那估计大企业才会弄,小企业产量还不够呢。”有茶企负责人说,现在制茶都是人工和机械相结合,但具体选择还是要看原料。“如果是量大的口粮茶,那就机械化;如果是名优茶,那就人工采茶再结合机器。”
记者从多方了解到,智能生产线固然省时省力,能保证产品稳定性,但也因引进时成本高、运行时所需投茶量大,倘若投产比例不理想,产能过剩则可能导致设备闲置。
对此,潮州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挑选售价100元/斤的成品茶来算,机器出茶率在65%左右、成本1.2元,人工出茶率在80%左右、成本12元。换算下来,机器总成本为150元,人工总成本为137元,两者相差了13元。“对茶农来说,人工自然更划算。”该负责人表示,人工采制的茶叶售价为200-300元/斤,而机械采制的茶叶大多在100元/斤以内。
毋庸置疑,性价比高低是智造粤茶转型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如何将效益最大化才是症结所在。
清远英德的中央智能茶厂。曾亮超 摄
“广东应加强机械化、智能化、数据化的推广力度,但不能说家家企业都拥有(智能化生产线),而是要走集约化发展之路,通过政府引导、协会倡导,统筹整合资源,将产能发挥到极致。”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张黎明坦言。
放眼全省,这样的尝试并非少数。2022年11月,江门开平“大沙优品”大沙茶共性工厂揭幕,以龙头企业标准茶厂为依托,为大沙镇100多户中小茶农提供委托加工服务,并使用“大沙优品”标识统一包装销售,茶叶售价比原来提升了20%以上。
清远英德的英九庄园与省茶叶所联合建立了英红九号加工技术服务中心,以“1+N+家庭农场”的产业联合体模式带动周边1600余户茶农。英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英德已建成9个自动化茶叶加工中心,并计划三年内新引进连续化、智能化、现代化生产线5条以上,满足全市茶叶加工产能需求。
【记者】伍咏言
【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