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正文

翻翻股票配资 ​何以赓续、何以蓬勃、何以乘风破浪?|问策粤茶之文化篇

发布日期:2024-10-04 13:57    点击次数:72

翻翻股票配资 ​何以赓续、何以蓬勃、何以乘风破浪?|问策粤茶之文化篇

交银国际认为,这次新增刺激政策明显较4月底的更强,有利一步刺激老旧重卡加快更新为低排放重卡,并将加快老旧燃油乘用车置换。整体来看,该行认为新能源车和天然气重卡销售将受惠本轮刺激政策。相关商用车/乘用车板块优质标的:中国重汽(000951)和潍柴动力、比亚迪(002594)、理想汽车及蔚来。

开栏语:随着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深入开展,全省茶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和战略机遇期。在此过程中,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品牌知名度待加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愈发凸显。

知不足而后进,望山远而力行。为把症结分析透,在破解矛盾中进一步推动粤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南方农村报、南方+茶业频道记者深入广东重点茶产区走访调研,即日起推出“问策粤茶”系列报道,从市场、品牌、科技、产业、文化多维度解读,敬请垂注。

茶,在广东人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珠三角茶楼,老广“一盅两件”慢慢叹,叹着叹着一天就过去了;潮州的大街小巷里,人们一瓯三杯从早喝到晚,工夫茶里人情常在;有客来访,揭西客家人用一根擂棒舂捣出清香四溢,以示待客之礼……

进入新时代,粤茶文化也发生了延展和演变。记者走访发现,在茶贸兴旺、人声鼎沸的背后,仍存在着部分传统制茶工艺保护力度不足、茶文化底蕴和内涵发掘深度不够、没有与产业深度交融等问题。自南朝开始历经岁月洗礼的文化特征,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的新时代语境下,如何传承、创新与传播?这是粤茶文化必须回答的时代叩问。

一问:如何让粤茶文化生生不息?

对文化最好的保护就是传承,归根到底要发挥“人”的力量。

“瑶族人的生活与茶息息相关,如果没有保护好(茶文化),就会失传了。”怀着对家乡茶文化的热爱,2014年,“80后”瑶族青年赵土县辞职回到家乡创业当茶农。

如今十年过去,赵土县不仅成为带领家乡茶农创收的“头雁”,也正积极申报成为连南大叶茶制作技艺县级非遗传承人、筹备连南大叶茶示范基地。跟随着父辈的脚步,他用自己的力量守护、推广着连南茶文化。

文化基因一代传一代、一棒接一棒,汇聚成让粤茶文化不熄的火种以及生机勃勃的传承体系。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不少“00后”也在茶文化传承道路上阔步向前,信宜市宜茶文化博物馆馆长许晴桐就是其中一员。

许晴桐还担任博物馆解说员一职。图源信宜发布

身穿茶艺服,一边展示博物馆内的古茶、茶具,一边介绍信宜茶历史文化,许晴桐拍摄的视频在抖音上吸引了不少网友点赞。2021年大学毕业后,她回到了家乡,利用多种新媒体平台让当地茶文化“活”起来。在她的影响下,如今也有几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走上传承弘扬信宜茶文化的道路。

年轻血液的加入,为茶文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然而,很多手艺的锤炼、知识的沉淀都需要时间、精力乃至物质上持续的投入,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年轻人如何培养信念和定力?

“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收获。”许晴桐表示,学习传统手艺需要长时间的专注和耐心,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除了热爱之外,坚持也很重要。同时,她也希望政府能够更加重视和支持传统工艺的发展,给予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去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开放与包容,成就了广东,也造就了今日粤茶文化的蓬勃之势。我们不难发现,在茶文化传承的队伍中,不仅年龄的边界不断被拓宽,原有的地域边界也在逐渐模糊。

在客家山歌区级传承人王文革(左)带领下,天河区凤凰街辖内的社区广场、公园、祠堂等场所山歌嘹亮。图源广州日报

据媒体报道,来自湖南的王文革从2010年开始申报客家山歌区级非遗传承人,但接连数次都因为他不是客家人的缘故,未被批准。在跟著名客家山歌歌唱家徐秋菊拜师学艺后,2020年天河区组织专家对王文革个人的传承工作进行了严格的评审,终于认定他为天河区客家山歌非遗传承人。天河区也总结制定了《广州市天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让传承人认定有法可依。

随着越来越多力量加入,在全省层面上进一步规范对非遗传承人的管理,确保非遗保护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性,更显紧迫。

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日前印发《关于扎实推进“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系统性保护的意见》,提出将激发“茶非遗”的传承活力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明确规定要加强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巩固加强代际传承、提升传承人群实践能力以及推进普及教育。

福建也推动制定《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等纲领性文件,加强对传承人申报认定和管理、茶艺展示人员交流,引导从业人员自律管理。

“传承人应视传承优秀文化为己任,注重进行自我提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州工夫茶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叶汉钟认为,怎样引导传承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其职责和义务,培养和加强他们的理论知识以及技术水平也是非遗传承工作的重点。

二问:如何焕发粤茶文化新活力?

传统文化要薪火相传,亦要守正创新。唯有创新,才能让文化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当文化基因不断被激活,才能真正将茶文化引向立体与深入,使之展现出朝气与活力。

记者注意到,在茶文化的创新中,“年轻化”始终是关键词。

通过不同的茶文化体验场景,年轻人体会到深厚的茶文化内涵。图源网络

“原来茶文化这么有趣,喝茶也可以很潮很时尚。”2023年8月,“茶和天下兴——海上丝路茶文化展”在广州市文化馆正式开展,馆内一个个茶会雅集、街头快闪等年轻态的活动,将茶文化精神与新时代潮流相结合。不少年轻人表示,通过该展览第一次亲密接触茶文化,打开了认知的新世界。

围炉煮茶、围炉冰茶等仪式感十足的饮茶方式迅速走红,新式茶馆在大中小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秋天第一杯奶茶”话题火爆……“这是时代浪潮所趋。”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讲师李丹指出,传统茶文化在当下正发生着创新与重塑,变得时尚化、年轻化和便捷化。

文化创新,公众既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其中,参与体验是公众看见文化、深度认知、学习文化的有效途径,可以激发全社会共同保护茶文化的内生动力。“以潮州为例,如果能打造一个综合性的非遗文化传习基地或者非遗基地群,将潮州工夫茶、潮州木雕、潮菜、潮绣等非遗项目集合到一起,不仅可以增加市民对非遗的了解,传承人之间、不同的非遗项目之间也能互相交流,碰撞出新的火花。”叶汉钟说。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一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语言和传播媒介是吸引更广泛受众的关键。2024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六部门发布新修订的《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活态传承。

“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广东地区特色茶的制作技艺、历史文化、传承人群信息、茶品检测数据等进行数字化采集,构建相关的数字品牌,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创新和茶旅融合发展。”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广东张黎明告诉记者,非遗技艺还需要全民共享,使其更好地融入工业化生产、提高茶叶品质。

绵阳市非遗展VR体验现场。图源网络

一边是向上绽放创新之花,一边需要牢牢向下扎根。只有立足丰富多彩的非遗茶文化遗产,才能真正理解广东茶的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培厚创新土壤。扎实做好非遗项目系统性保护,也是深化文化核心内涵、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题中之义。

据记者统计,广东省第一至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及相关扩展项目名录中,涉茶非遗项目共计22个,包括传统戏剧、民俗、传统技艺等。从省级涉茶非遗项目的数量来看,对于茶文化特别是非遗茶文化的保护与挖掘,广东落后于浙江、福建、云南等省份。

另一方面,迄今为止,广东尚未诞生国家级非遗制茶技艺。制茶技艺是茶文化产生的充分必要条件,凝结了人民因地制宜、择时采摘、适时制茶,以特色风土孕育独特茶韵的实践与智慧。对此,广东还应该如何发力?

李丹指出,应该将最具广东特色的凤凰单丛茶、英德红茶、紫金蝉茶和客家炒绿等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提高对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重视,重点培养相关的代表性传承人。

“广东省范围内还有沿海地区的疍家茶文化以及连南、连州等地的瑶族茶文化值得挖掘。”李丹还认为,应成立专门的工作组或课题对这些小众茶文化进行深度调研、系统整理,并从政策和资金等方面进行扶持,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走向大众视野。

三问:如何增强粤茶文化海外影响力?

文化要守得住,也要走得出去。

有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茶产业虽然快速发展,茶园面积、茶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国际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上还没有太多话语权,中国茶叶出口仍面临等国际知名品牌缺少、茶叶品质标准缺失等因素制约,国际市场对中国茶文化的认同也有待增强。

2023年8月29日,中国广东特色优势农产品(广东茶)马来西亚专题宣传推介活动在吉隆坡陈氏书院举办,广东名茶齐齐亮相,吸引了众多爱茶人士点赞。

“除了受中国茶文化影响比较大的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外,其他国家较难接受和理解中国的茶文化。”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正高级经济师马力在去年十月举办的第十届岭南茶文化论坛上如是说。

作为国内茶叶重要产区,也是国内最大的茶叶消费地区和贸易区,以茶文化助力中国茶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广东重责在肩。

粤茶文化如何“出海”?马力表示,需要坚持以文化为载体,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对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审美标准的差异,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实行本土化营销,讲外国人听得懂、能理解、可接纳的茶文化、茶故事,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才能让广东茶叶在海外走得更远。

选好“排头兵”,才能打好关键战。值得注意的是,“潮州工夫茶艺”是“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相关项目中重要组成部分。潮州不仅是广东省典型的茶叶主产区、凤凰单丛茶的原产地,也是工夫茶艺、工夫茶文化的发祥地。再加上潮州是中国著名侨乡,工夫茶是海外1500万潮人维系乡情的重要纽带,非常适合作为粤茶文化出海的“排头兵”,作为粤茶乃至中国茶的代表向海外大规模宣传推广。

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认为,潮州工夫茶集中了中国茶道文化的精粹,乃大俗大雅的完美体现。他在2023潮州工夫茶大会上表示,希望潮州更好发挥茶艺作为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重要媒介作用,使古老的茶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推进茶文化进入全方位、多语态的传播推广时代”。

2023年5月20日,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茶和天下·粤韵雅集”——中国广东非遗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动中,叶汉钟现场展示工夫茶艺。图源粤文旅宣

2023年9月,潮州饶平单丛茶文化系统上榜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加上2014年入选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广东涉茶类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两项,均在潮州。据相关人士透露,潮州目前正整合两大遗产,全力推进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若申报成功,无疑将为粤茶文化的海外传播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海外华侨华人已经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者和代言人。广东省人大代表、深圳市华巨臣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文标曾于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建议以侨为桥,组织优秀企业、知名产品通过茶博会等重大活动平台,在国内以及“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举办广东茶文化精品丝路行活动,进行茶产品和茶文化展示。

“在海外传播方面,应组建粤茶文化工作队,借助各方力量走出去,提高广东茶的曝光率。此外,应借助海外华侨的力量,将他们培养成为粤茶文化的传播者、推广者。”李丹说。

粤茶与国际间的交流、互鉴与合作也是重要课题。中共广东省食品医药行业联合党委书记张俊修认为,潮州单丛茶制作技艺尚有不少研究空白有待填补:“比如,如何运用现代技术培养出不同香型的单丛茶?如何改进工夫茶艺泡制不同品种的单丛茶?这些研究都是未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有益课题。”

【记者】欧晓嫦

【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





Powered by 股票配资知识网_安全股票配资操作_炒股线上杠杆详情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